舟山注册公司
代理记账
注册个体工商户
商标和专利
公司变更
进出口经营权
商标信息
公司注销
新闻中心 News 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 -> 新闻中心

在宋朝,舟山人的一天怎么过?

  • 作为商业高度发达、市民阶层兴起的朝代,宋朝人的城市生活丰富多彩,甚至可以说,无论是哪个阶层,都能够参与丰富的工作、学习、社交和娱乐活动。

    喝一壶翁山坊的酒、住一夜当时的海景房……就让我们随着文物和史籍,一起穿越到宋朝时的舟山,看一下那时的昌国老百姓充满烟火气而又不乏美感的日常吧。

    早上
    当窗理云鬓,对镜贴花黄

    早上起床,洗脸漱口后,对着铜镜梳妆打扮,是宋朝女子少不了的生活程序。这时候,你就得先端起一盒瓷粉盒。

    瓷粉盒,出现于唐代,历经五代,盛行于宋代。这是一种带盖的小盒子,用以盛放香粉及各类化妆品,以圆形最为常见。在宋朝,它是当时舟山家中富足的女性常用的生活用品,在后世也多有出土。

    昌国流行的瓷粉盒一般都产自越窑,并且在装饰上表现出浙江地区的地域特色,青色的瓷器色泽淡雅,表面有少量刻花,握在手中时就能感受到一种温润感。

    这种淡雅的审美也体现在了当时女子的妆容上,眉毛多为细眉,眼睛微微张开,其妆容十分清淡。这和宋代的化妆品有关,当时在瓷粉盒里存在着的化妆品,多为鸦黄、眉黛、红粉、口脂、花钿等。受程朱理学影响,那时女子的妆容用色清新,风格也是清新素雅,整个妆面都偏向于收敛和含蓄。

    细细画上妆容,好看不好看,与衣服颜色搭不搭,还得照照铜镜仔细研究下。在宋代舟山老百姓的家中,早上起床洗漱梳妆,除了瓷粉盒,女子的梳妆台上自然也少不了一面铜镜。

    如同舟山博物馆收藏的那面铜镜一般,宋朝时舟山流行的是素面铜镜,质地轻薄、纹饰简洁大方,更加注重实用性。想来,一面小小的镜子,对宋朝人来说同样非常重要。每日对镜梳妆,已是宋人生活的固有习惯。对美的向往与追求,无论古今,从未改变。

    中午
    从渡口到旅店,实现一站式入住

    若你是一名从宁波来舟山探亲的旅客,早上从宁波的港口出发,中午差不多就可以到达舟山知名渡口——舟山渡,速度还是相当快的。

    下了船,你的第一件事肯定是寻找一个栖身之所。事实上,对于一名生活在宋朝的人来说,外出经商、旅游、赶考,都不用担心露宿街头或野外,因为宋代的旅店业很是发达。作为商业发达、商贸往来频繁的地方,那时候的舟山自然也不例外。

    在宋宝庆《昌国县志》中就有提到,当时的昌国地区有记载的旅店就有好几家。除了旅客,它们的服务对象还有大批从福建、宁波等地前来的商人们,他们在舟山短暂停留并进行淡水、食物补给,随后继续顺着海上丝绸之路前往高丽、日本地区经商。

    在这些旅馆中,最有名的莫过于“舟山馆”,一手打造了舟山渡的县令赵大忠非常贴心,考虑到渡口到旅店之间的“一站式服务”,就创建了“舟山馆”供旅客休憩。“舟山馆”不远处,还有个位于道隆山东面的“依憩馆”,距离道隆观很近。这座道观在定海历史上名气不小,南宋宰相史浩都曾为它专门写了首《念奴娇·题道隆观》,如果想要来这里上香祈福的,不妨选择入住这座旅馆。

    除此之外,还有个名字很好听的“问潮亭”,它位于定海城南,据说“背负舟山,前瞰门鹿,下临大海”,简而言之就是依山傍水、风景秀丽,这样的地理环境,放到现在的舟山,估计也是家不错的度假式酒店。

    下午
    漫步街头,得闲饮酒

    太阳开始偏西,“偷得浮生半日闲”的宋人自然要给自己找一些休闲放松的活动,那不如上正店“打四角酒”吧。

    当时的定海城中,有不少河流可供交通,为了满足普通百姓的出行,官府铺设了很多石头路面,也新建和重修了不少桥梁。其中,状元桥就是宋朝时定海城中最热闹、繁华的地段。

    如今的东、西大街在宝庆年间的《昌国县志》“昌国县治图”中已初具规模。沿着建于南宋淳熙十六年的状元桥穿过河流,从西市走到东市,这里商贾云集、商铺林立,来往行人川流不息,同样也能找到打酒的地方。

    在宋朝商业的诸多行业中,酒楼酒肆是数量最多的,不过只有朝廷允许的“正店”才拥有酿酒卖酒的权利。海岛人民自古好酒,宋朝时期的舟山酒坊自然数量不少,据说有十五家。

    来东大街买酒,你买到的酒,大概率产自城隍庙附近的翁山坊,这是整个舟山地区产酒量最大的酒坊。根据《开庆四明续志》,翁山坊一个月能缴纳三千一百二十四贯七百三十六文酒税。纳税越多,说明酒的产量越高,酒产量越高,说明销售越多、当地人口集聚程度越高,定海城当时之繁华也可见一斑了。

    用来装酒的器具自然是宋瓷,产自白泉本地的民窑。现代人当成宝贝的宋瓷,在宋朝多为生活用品。酒瓶大多是一次性容器,喝完酒,如果想要“废物利用”一下,还能把酒瓶拿回家当个花瓶装饰家居,如果嫌麻烦,直接扔在海里、田埂里,也是宋朝的舟山人常做的事。

    晚上
    秉烛夜读,夜市坊间

    戌时(晚上7点)以后,不少读书人还在秉烛夜读,为将来博取功名而努力着。

     

    由于地方长官非常注重对舟山民众的教化,宋朝时期,舟山兴起了一股“学习热潮”。学宫、虹桥书院、翁洲书院、岱山书院……从公办学校到私立书院,教育网络广泛分布,屡有舟山学子高中进士,成为学者、明贤、官员。收藏于舟山博物馆的宋朝砚台、出土于白泉地区的瓷水注等文房用具,恰恰证明了这一点。


    在几百年前的某个夜晚,昌国的某处书房内,一灯如豆,黄晕的灯光下,或许就是一位书生推砚磨墨、手执毛笔,冀望着“朝为田舍郎,暮登天子堂”的未来。


    在市中心的位置,又是不一样的生活。彻底取消夜禁制度的宋朝,也是夜生活最为丰富的朝代之一,虽然可能没有都城那样的繁华,但当时的舟山应该也有自己的夜市。


    逛街购物的老百姓走累了,口渴了,可以找个地方坐下来,吃点美食,喝碗饮料,除了昼夜迎客的酒楼茶坊,夜市上还有各种饮食小摊,卖着各色美食。


    宋朝舟山的夜生活,和现在相比也毫不逊色。


    来源:舟山晚报